close

據說第一胎的胎動在20周左右會比較明顯,這不代表之前都沒有胎動哦!只是小寶貝太小,肚皮感覺不到。第二胎過後則會因為肚皮比較薄,也知道胎動的感覺,所以通常會提早感受到胎動。

記得我12周在門診等待產檢前有跟小波克比喊話,說等下會超音波,要記得跟我們揮手揮腳打招呼喔!剛開始照超音波時她在睡覺,手腳只有一點點晃動,一發現我們好像在照超音波,就拚命舞動雙手雙腳,像小玩偶一樣有種不真實感,模樣卻超級可愛!現在想到,內心就是湧上一股暖意,嘴角也抹上甜蜜的微笑!但像那時候小寶貝的動作,我躺在檢查台上則是一點感覺都沒有,完全是因為透過超音波螢幕才知道她動成這樣。

我因為不想錯過第一次的胎動,google第幾周會感受到胎動,發現真的因人而異,不知是肚皮牆厚實還是神經大條程度不同呢?有的人15W以前就有感覺,有的人可能過了20W才開始有感覺。像我問自己的媽咪什麼時候感覺到我在動(我是頭胎),她說六個多月才感覺到,也就是24W之後。但我媽曾說過她生我的時候,肚子才比我18W再大一點點而已,不負責任的猜測應該是我本人太小,踢不夠大力,老媽感受不到,哈哈!

柯以柔說她四個月之後就開始留意胎動,睡覺都會把手放在肚皮上。另外,搜尋到有個貝媽在自己的部落格形容胎動的感覺,用打鼓來形容頗傳神。也看到一些說法像是蝴蝶振翅、冒泡泡的感覺之類,還有看到有人說很像在水中放屁,哈哈哈!於是我在快16W時也學柯以柔,睡前或是剛睡醒時,有意識的把手放在肚肚上,試著感覺看看有沒有胎動。

一開始有點分不清楚是正在消化還是小寶寶在動,到了剛到16周的晚上12點睡前,我摸到了很規律的泡泡感,波波波,我趕緊抓來先生的手放在我的肚子上,趁他還沒入睡要他確認一下,他也摸到很規律的泡泡感,於是確認這就是小波克比給媽咪的第一次胎動!

之後的平常日其實也是沒感覺的,一樣只有在睡前跟剛睡醒時,把雙手放在肚子上,稍微感受一下,才會偶爾發現又有胎動。

目前胎動發現的紀錄差不多是這樣:

16w0d 睡前 (周日) 第一次胎動 規律的氣泡感
17w5d 睡醒 (周五) 
18w3d 睡醒 (元旦)
18w6d 睡醒 (周六) 咚咚咚三下
19w0d 睡醒 (周日) 兩下,第一下是蠻大的咕溜感
19w1d 睡醒 (周一) 15下,一秒一下的咚咚咚感 (文章的今天),上班時有略略覺得很像有胎動,但摸肚子沒有明顯感覺

我想現在應該是準備進入自覺性胎動了,非常奇妙!

另外,我最近剛看完《9個月,孩子大不同:懷孕時,你可以做更多……》這本書,作者利用她本身正在懷孕的每月感受,與蒐集到的胎源學資訊作結合,可以發現一般人不會注意到子宮環境對於胎兒整個人生成長歷程有很大的影響力。最後書上談論到,孕婦跟胎兒其實是互相影響的,胎兒也會讓孕婦身心靈有作為人母的準備。這個實驗是在孕婦聽不到外界也看不到外界的情況下,製造噪音讓胎兒聽到,產生胎動,發現孕婦身上的神經也會跟著觸動,但孕婦本人仍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換言之小寶貝的每個胎動或許媽咪們的意識都沒有感受到,但神經系統卻有所反應和回饋。這麼親密的say hello模式,對母嬰兩者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可不光是只有肚皮上的董茲董茲而已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波小妞她媽 的頭像
    波小妞她媽

    波小妞她媽的生活筆記

    波小妞她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